2010年11月19日的清晨,福州马尾码头迎来了一幕不同寻常的场景:一艘仿古独木舟静静泊岸,其桅杆上飘荡着艳丽的五星红旗。
据这群老外所说,他们是沿着5000多年前先人走过的航路,横跨太平洋而来,历时116天,3万多公里。
他们惊奇地发现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虽然涣散在广袤的海域,却在言语、帆海技术、体貌特征上展现出惊人的相似性。
这些岛屿东至复活节岛,西跨马达加斯加,北到夏威夷,南到新西兰,居住着说着1200多种言语的人们。
言语学家进一步发现,这些言语中许多中心词汇一起,从而将这些岛屿居民统称为“南岛语族”。
虽然考古学的研讨逐步指向我国东南滨海,尤其是福建省滨海地区,福建平潭这个地名开端步入考古学和人类学界的视界。
但人们仍然难以置信,从我国大陆到波利尼西亚间隔悠远,以至于现代飞机也需求飞翔十几个小时,5000年前的古人怎能仅凭粗陋的独木舟,就完结这样的远航?
为了验证这个陈旧而又奥秘的说法,易立亚决计沿着先祖们的海上脚印,追溯到那个悠远的起点。
他要向国际证明,即便在石器时代的条件下,人类仍然能够凭仗才智和勇气,完结如此雄壮的帆海奇观。
他的父亲是一位人类学家,母亲是一位考古学家,在这样的气氛中,易立亚自幼就对国际充满了猎奇。
到了16岁,他因在汉语竞赛中体现杰出,取得赴我国学习的时机,随后十余年深入研讨我国言语和文明。
高中时期,易立亚对古代帆海技术兴趣浓厚,其制造的仿古船参赛,模仿古人从我国漂流至大溪地,这一构思获评委高度评价,使他荣获二等奖。
他在巴黎的一家博物馆里找到了一张1820年的图纸,造出了一艘长约15米的双体独木舟,并命名为“自在号”。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2010年7月27日,易立亚带着招募的5名船员从大溪地扬帆起航。
为了让飞翔愈加靠近原始的状况,他们没带着一件现代产品上船,仅凭星星、季风和洋流来辨识方向。
6个男人挤在3平方米的船舱里,只能轮番歇息。夜里,还要把自己捆起来,以防掉进水里。
“只要经过这样的方法,咱们才能够真实体验到先人的豪举和他们所阅历的艰苦。”
这片土地,对他们来说既了解又悠远。当他们真实踏上这片土地时,心里的激动难以用言语表达。
“看到他还活着,我真是太高兴了。虽然他瘦了,胡子也长了许多,但他仍然活着!咱们一起完结了一项巨大的工作,这将在咱们的余生连续。”
他们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并观赏了与南岛语族前史严密相连的遗址,这让他们对自己的本源和身份有了更深的认同。
在壳丘头遗址,他们种下了一棵榕树,标志着对故土的怀念与守望,它将扎根于这片陈旧的土地,见证着5000年的乡愁与回忆。
为了留念这次特殊的旅程,他们将那艘承载着前史与愿望的独木舟捐赠给了福建省博物馆,期望它成为衔接曩昔与现在的桥梁。
回望前史,1492年哥伦布的三桅船敞开了人类大帆海时代,但是南岛语族的先人早在数千年前,就从平潭这片热土启航,驾驭着独木舟征服了太平洋,敞开了一段巨大的航程。
现在,南岛语族的后人们的这次旅程,不仅是一次对本源的探寻,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他们的故事好像一盏明灯,将鼓励着更多人去发掘那些深藏在血脉中的回忆,一起书写构建人类命运体的巨大华章!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