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海山区中部的Albo海山,有500余个小山包,最高的一个间隔水面仅约500米。特别的地势地貌为海洋生物供给了适合的生存环境,也令这儿的深海国际丰厚多样。
9月4日,记者搭乘正在进行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入深海,近间隔知道这座共同的海山。
船时7时许,“蛟龙号”布放入水。潜航员傅文韬带着记者和我国香港生物学家邱建文,敞开8小时的深海之旅。
直径2.1米的载人舱只可包容3人,但在国际同类型载人潜水器中已算得上大容量。傅文韬坐在中心,担任主驾驭。坐在左舷的邱建文担任查询拍照海底现象、帮忙主驾驭与水面联络,坐在右舷的记者担任记载水下生物和样品收集状况。
在履行水面查看之后,“蛟龙号”开端灌水下沉。跟着显控面板上的深度数值逐步添加,窗外的色彩由浅蓝一点点变深,终究在120米时变得一片乌黑。
和幻想中不同,“蛟龙号”鄙人潜过程中非常安静,没有一丝晃动。只要水声通讯体系宣布规律性的动静。
40分钟后,“蛟龙号”抵达1244米的海底,潜水器的光照亮了眼前的深海生物国际。邱建文刻不容缓地开端查询周围的状况。他和记者说,这个深度的生物量一般比较丰厚,窗外每一帧现象都不容错失。
8时20分,一只海鳃出现在眼前。这片海底以沙波地貌为主,看起来更像是白色沙滩。围线等不同品种的海绵成片成长,它们随水流慢慢漂动,非常柔美。
“上山”过程中地貌发生了不小改变,板状结壳上,鱼、虾、蟹变得多了起来。它们有的在寻食,有的在睡觉,有的在和“蛟龙号”这个庞然大物“捉迷藏”。
顺着傅文韬手指的方向,咱们正真看到了一只黄色海星。“这只海星有14个腕,是我见过最多的。”傅文韬说。
通过近3千米的行进,咱们来到了这座小山的山顶,这儿间隔海面约750米,地貌以岩石为主,可以正常的看到海星、海胆、珊瑚和海葵等。
这儿是山顶也是山崖,傅文韬娴熟驾驭着“蛟龙号”,带领咱们来到对面的另一个山包。这儿的生物少了许多,只要一只鱿鱼仓促游过。
“比照最近几回在海山的下潜,咱们今全国潜的Albo海山生物量不算多,但生物的梯度散布很明显,海绵、海星、海参等生物简直按水深散布。”邱建文说。
舱外传来“咚”的一声,原来是“蛙人”驾驭小艇来到“蛟龙号”旁,他们跳上“蛟龙号”舱顶,娴熟地挂上缆绳,将咱们拽引回船。
5分钟后,“蛟龙号”回来“深海一号”船后甲板。邱建文说:“今日咱们收集到2O余种生物样品,海山山脚的优势生物是海绵、海星、海参,山顶的优势生物是虾和蟹。”
科学家们依照专业分组,立刻对样品做处理和剖析,船上的试验室开端繁忙起来。
受限于专业相关常识,在今日的水下查询和采样陈述上,记者只记载了生物的色彩和品种,有些乃至只能画下它们的姿态。记者将手机拍照的相片展现给来自西班牙的生物分类学家安德鲁,他写下了其间3种生物的姓名,而其他未能辨认的生物,还需我们一同评论沟通。
本航次的科考队员来自8个国家,我们在大洋生态、微生物、海洋地质等方面各有所长。我们坐在一同回看下潜视频,辨认生物品种、沟通生物习性,在试验室里彼此协助、互相学习,在“深海大讲堂”等船上科研活动中共享常识和才智。
走出试验室,“深海一号”船后甲板上,“蛟龙号”运维保证团队已开端为下一次下潜做准备——查看、充电、装置载、充氧气、装置搭载作业东西等。
对记者而言,这是潜入深海的美妙一天;而对“蛟龙号”团队来说,这仅仅往常的其间一天。
两天后的下一次下潜,“蛟龙号”将前往一座新的海山,展开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查询。斗转星移、日复一日,我国深海工作者探究众多大洋的脚步从不停歇。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