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 阮煜琳)记者从天然资源部得悉,当地时刻8月12日17时,在先后成功包围“云雀”“珊珊”“魔羯”3个飓风后,正在实行我国大洋48航次科考的“大洋一号”船抵达西北太平洋海山区,比预期时刻晚了3天时刻。这以后,“大洋一号”将在作业区展开海山区资源与环境归纳查询等。
我国大洋48航次首席科学家李怀明说,我国大洋48航次的要点使命是实行我国与世界海底办理局签署的富钴结壳资源勘探合同,展开合同区及其附近区域的环境基线和生物多样性查询,并统筹“海龙三号”“海龙11000”等配备的实验与使用。
西北太平洋海山区面积约为130多万平方公里,是全球海山散布最密布的区域,这一区域生物资源丰厚,ECO多样,也是全球富钴结壳资源最具潜力的区域,具有极端严重的科研和开发价值。
天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张东声博士说,近几年,我国在西北太平洋海山区的查询标明,该海区生物品种丰厚、多样性极高,仅在一座海山就发现巨型底栖生物60多种,而该海区有数百座海山,依然有很多不知道深海生物等候去探究。因而亟需进一步展开生物多样性和ECO查询,为海山区富钴结壳资源开发、生态体系维护与办理供给科学依据。
据介绍,本航次将在西北太平洋海山区展开体系的生物环境查询,使用大型生物诱捕体系、底栖生物拖网等多种查询手法收集生物、海水和沉积物等不一样的样品和环境数据,拓宽对西北太平洋海山区水体和海底生物群落环境的知道。
经天然资源部同意,“大洋一号”科考船2018年7月31日从青岛起航,前往西北太平洋海域实行我国大洋第48航次科学考察使命。该航次方案航程约6700海里,共100天。
关注官方微信